根据 The Athletic 名记奥恩斯坦的最新报道,曼联在 2025 年夏窗开启后与莱比锡前锋谢什科、切尔西前锋雅克松等球员进行了初步谈判,但受限于转会预算和阵容清洗进度,目前并未积极推进这些交易。这一策略背后折射出红魔在财政公平法案框架下的现实考量,以及新任管理层对引援纪律性的坚持。
曼联与谢什科的接触始于内部讨论阶段。引援总监克里斯托弗 - 维韦尔因曾在红牛集团任职,对这位斯洛文尼亚中锋的技术特点非常熟悉。谢什科身高 1 米 95,具备出色的头球争顶能力和跑动覆盖范围,上赛季在莱比锡各项赛事贡献 15 球 5 助攻,其模板被比作「半成品版努涅斯」。然而莱比锡对其标价高达 8000 万欧元,这与曼联当前的预算规划存在显著差距。
至于雅克松的谈判,则与切尔西对加纳乔的兴趣紧密相关。曼联曾提议用加纳乔加现金的方式交换,但切尔西为雅克松标价 1 亿英镑,而红魔对加纳乔的估值仅为 7000 万英镑,3000 万镑的差价成为交易障碍。尽管双方经纪人已进行多轮磋商,但曼联更倾向于先完成安东尼、桑乔等高薪球员的出售,以释放薪资空间和转会预算。
新任 CEO 贝拉达在 2025 年夏窗明确提出「单笔引援不超过 6000 万英镑」的红线,尽管库尼亚(6250 万镑)和姆贝莫(6500 万镑)的签约已略微突破这一限制,但整体策略仍体现出对性价比的追求。这种转型源于俱乐部对过往「曼联税」的反思 ——2023 年霍伊伦 7200 万镑的交易被视为典型失败案例,而 2025 年引进的姆贝莫上赛季英超 20 球 7 助攻的效率,证明了务实策略的正确性。
当前曼联的转会优先级呈现清晰的层次感:首先通过出售拉什福德(租借巴萨)、阿尔瓦罗 - 卡雷拉斯等球员筹集资金,其次聚焦于中锋、后腰和门将的补强。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谢什科和雅克松的名字频繁出现在传闻中,但曼联更倾向于等待转会窗后期的价格回落,或寻找替代目标如法兰克福的穆阿尼。
截至 7 月 22 日,曼联已通过埃兰加、奥耶德勒等球员的二次转会分成获得约 3000 万英镑收入,但安东尼、桑乔、马拉西亚等冗员的离队进展缓慢,直接影响后续操作空间。尤其是桑乔和安东尼合计约 35 万英镑的周薪,若无法在夏窗清理,将严重压缩引援预算。
这种「先卖后买」的模式在中锋位置尤为明显。尽管阿莫林的战术体系需要一名能背身、能争顶的传统九号位,但曼联目前更倾向于在清理至少两名高薪球员后再启动相关交易。这种谨慎态度也解释了为何曼联在埃基蒂克争夺战中早早出局 —— 利物浦仅用 4500 万英镑便锁leyu.com.乐鱼官方定这位法国前锋,而曼联因薪资结构问题无法匹配报价。
从目前的情况看,曼联对谢什科和雅克松的兴趣并未完全消退,而是处于「观望 - 议价」阶段。若莱比锡在 8 月中旬仍未收到其他报价,可能将谢什科的要价降至 7000 万欧元以下;而切尔西若未能签下新前锋,也可能降低对雅克松的心理预期。此外,曼联与布伦特福德就姆贝莫的交易中设置了分期付款条款,这种支付方式为后续操作预留了弹性空间。
值得关注的是,曼联对哲凯赖什的问询虽因球员个人意愿失败,但暴露了管理层对即战力的渴求。若最终未能签下理想中锋,齐尔克泽可能被推上主力位置,而姆贝莫将承担更多进攻组织任务 —— 这种调整虽存在风险,但符合阿莫林「以赛代练」的执教理念。
曼联在谢什科、雅克松等交易上的暂缓,本质上是俱乐部战略转型期的必然选择。贝拉达团队正试图在短期成绩压力与长期财务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,而这一过程必然伴随阵痛。对于球迷而言,或许需要更多耐心 —— 当安东尼、桑乔们的背影最终消失在卡灵顿训练基地时,真正符合红魔战术需求的「新九号」才可能身披红色战袍登场。